WARNING:
JavaScript is turned OFF. None of the links on this concept map will
work until it is reactivated.
If you need help turning JavaScript On, click here.
此概念图以 IHMC CmapTools 创建, 内含信息有关于: 第六十篇 對付恩賜(四)全版, 二 愛的定義 是 在五節,保羅指出愛是“不計算人的惡”。這裡原文指明愛不像 計賬員把收支記錄下來。這就是說,你若愛別人,就不會把他們所犯 的錯記錄下來。, 前言 是 愛只是一條路,還是說,愛也是一種恩賜?根據羅馬十二章,我 們有理由說,愛是一種恩賜。在羅馬十二章六至八節,保羅說,照着 所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得了不同的恩賜,我們應當照着運用。根據 八節,甚至憐憫人也是一種恩賜。然後在九至十節,保羅接著說, “愛不可假冒…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互相爭先。”十二 至十三節說,“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在禱告上要堅定 持續,在聖徒缺乏上要有交通,待客要追尋機會。”這一切,以及 愛,都在關於恩賜的一章被題及;因此,我們可以說,愛至少是在恩 賜的邊緣。, 二 愛的定義 是 按照七節,愛是凡事包容。包容,原文與九章十二節的忍受同 字。這字不僅有(一)(如容器)包容,容納;和(二)(如房蓋) 遮蓋(人過);且有(三)如房蓋遮蔽,遮護等意思。這辭在福音書 是用在有人拆了房頂,好把一個病人帶來見主耶穌。他們把房頂拆通 了,就把那人縋下去主耶穌所在之處。(可二4)這辭原文的意思是 在某人的房頂拆一個洞。我們說別人的閒話,可能就是這樣。我們談 論別人,就是拆別人的房頂,因而暴露了他們。然而,愛是凡事包 容,不會在任何人的房頂拆洞。, 伍 極超越的路─為著運用恩賜 包括 一 愛的需要, 二 愛的定義 是 六節說,“不因不義而歡樂,卻與真理同歡樂。”不義的總和乃 是撒但,真理的總和乃是神。愛既是神生命的彰顯,就不因撒但的不 義而歡樂,卻與神的真理同歡樂。愛不因任何人的不義歡樂,乃是與 真理同歡樂。, 三 愛的超越 是 信,接受神聖的事物,(約一12)並質實屬靈、未見的事。 (來十一1。)望,收穫並有分于信所質實的事物。(羅八24~25) 愛,享受信所接受、質實,以及望所有分于的事物,為著滋養我們, 建造別人,(林前八1)並彰顯神,如此就完全了全律法。(羅十三 8~10)這樣的愛,為著發展並運用屬靈的恩賜,使我們在生命里長 大,並且是得着更大恩賜極超越的路。因此,在這三樣常存的美德 中,最大的乃是愛。所以我們必須追求愛。(林前十四1。), 一 愛的需要 是 我們既都愛主,對祂是絶對的,也尋求祂身體的建造,好叫祂得 着一個憑藉,能在地上執行神的行政,以完成神永遠的定旨,我們就 必須追求愛。長老和同工們,你們需要愛。弟兄姊妹們,你們需要 愛。只有愛能建造身體。還有,從十三章來看,愛的恩賜是永久的, 因為愛是由神聖的生命構成,是神的彰顯,是永遠生命的表現。因 此,我們都必須追求愛。, 二 愛的定義 是 保羅在十三章四節說到愛是不自誇。這裡的自誇,與誇口有點不 同。自誇乃是誇耀自己以至于破壞別人。這樣的自誇把別人貶低並踐 踏。愛當然是不自誇的。, 一 愛的需要 是 愛是生命的事。有些恩賜也和生命有關,因為它們是從聖靈和神 聖生命這些初期的恩賜發展出來的。可是,有些別的恩賜,尤其像說 方言、繙方言、行異能、醫病等神奇的恩賜,卻不是從生命中發展出 來的。因此,保羅在十三章一開頭就說,“我若能說人和天使的方 言,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鳴的鑼和響的鈸,發出 聲音卻沒有生命。這是說方言的真實寫照。在十二章和十四章,保羅 把說方言和繙方言擺在最末了。但在這裡,他首先題到說方言,卻是 從反面來說,這指明說方言並不是生命的事。, 一 愛的需要 是 同樣的原則,神醫可能並不是生命的事。有一種醫治是藉恩賜而 來,有一種醫治是藉恩典而來。後者乃是出於生命,甚至是出於復活 的生命。在我基督徒的一生中,曾經歷過醫病的恩賜。但是我願意見 證,我多次享受了恩典的醫治。從一九四三年九月至一九四六年春, 約有兩年半的時間,我罹患了嚴重的肺結核,必須臥床數月之久。我 每天都向主禱告,也受主對付。起初,我只為自己的情形禱告,並沒 有為召會和工作禱告。後來,對我而言,重要的不是我得醫治,乃是 我必須徹底被潔淨、煉淨。我能見證,在那段期間,我的動機、意 念、內裡的每一部分,都受到對付。然後,主就醫治了我,不是用大 能的恩賜,乃是用生命的恩典。這樣的醫治是徹底的,也是絶對的。 我說到我的經歷,是要指出,靠恩賜醫治和生命完全無關;然而,有 一種醫治,是憑着在生命裡的恩典而得的。, 前言 是 在哥林多前書裡,十三章並不是獨立的一段。本章在十二章和十 四章之間,與這二章共同組成本書信中對付恩賜的一段。因此,我們 絶不該將十三章視為孤立的一章。十三章乃是十二章的延續,並且引 到十四章。十四章一節說,“你們要追求愛,更要切慕屬靈的恩賜, 尤其要切慕申言,”指明這事。十二章的最後一節把我們帶到十三 章,而十四章的第一節是十三章的總結,同時也把我們帶到十四章。 在十二章三十一節,保羅說到運用恩賜極超越的路;在十三章,保羅 陳明愛這極超越的路;在十四章一節,保羅勸我們要追求愛,更要切 慕屬靈的恩賜,尤其要切慕申言。因此,這三章組成一個單位,其中 十三章接續十二章,而十四章接續十三章。, 前言 是 在十二章保羅強調說話、那靈、身體、以及神的行政。如今在十 三章說到愛,這是保羅所強調的第五點。說話把我們引進那靈裡,那 靈把我們帶到身體裡,身體又保守我們在那靈裡。不僅如此,身體也 是為著神的行政。保羅所強調的第五點─愛,乃是運用恩賜的路,在 身體裡的路,以及為著身體的路。, 二 愛的定義 是 我們看看這幾節所列愛的十五項美德,就會發現愛不是別的,愛 乃是神自己。除了神自己以外,誰能有這一切美德?我們無法凡事忍 耐,凡事相信。我們也無法真正有恆久忍耐。惟有神有這一切美德。 因此,這裡所描寫的愛乃是神自己。不僅如此,聖經中還有別處清楚 說到,神就是愛。(約壹四16。)神也是生命。生命是神的素質,愛 是神的彰顯。神在祂自己裡面是生命,但神彰顯出來乃是愛。愛就是 神自己,而神的神聖素質乃是生命;這愛有十五項美德。因此,保羅 在哥林多前書裡,吩咐信徒要在生命中長大。他們缺少生命、缺少 愛。換句話說,他們缺少神,他們需要在生命中長大。, 一 愛的需要 是 在十三章二至三節保羅說,“我若有申言的恩賜,也明白一切的 奧秘,和一切的知識,並有全備的信,以致能彀移山,卻沒有愛,我 就算不得甚麼。我若將我一切所有的變賣為食物分給人吃,又捨己身 叫我可以誇口,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三節的捨己身,就是殉 道。“叫我可以誇口”,有些古卷作“叫我被焚燒”。, 第六十篇 對付恩賜(四)全版 包括 伍 極超越的路─為著運用恩賜, 第六十篇 對付恩賜(四)全版 包括 前言, 三 愛的超越 是 沒有甚麼能搖動愛,或把愛挪去。所有其他的恩賜,包括申言在 內,至終都會歸於無用,惟有愛是永遠長存的;愛是永不敗落的。在 來世只有愛,而沒有方言、繙方言或申言。最幼稚的恩賜─方言,和 較成熟的恩賜─申言,都會歸於無用。在九至十節保羅接著說,“因 為我們所知道的是局部的,所申言的也是局部的;及至那完全的來 到,這局部的就要歸於無用了。”在今世,我們所知道的和所申言 的,都只是局部的,不是全部的。而十節的“及至”指在來世,國度 時代。“完全的”也指成熟的,與下節的孩童相對。此外,“這局部 的”是指八節所題的申言、知識等。, 一 愛的需要 是 我珍賞生命的恩賜,遠過于珍賞神奇的恩賜。我認識一些信徒, 他們真的領受了神奇的恩賜,但後來卻不信而離棄了主。我們需要的 乃是上好的恩賜─愛和生命,這些才能把生命服事給人。, 前言 是 林前十三章是十二章直接的延續。在十二章的最後一節,也就是 三十一節,保羅說,“你們要切慕那更大的恩賜。我還要把極超越的 路指示你們。”極超越的路就是愛。因此,十三章是陳明這極超越的 路。, 三 愛的超越 是 十一節說,“我作孩童的時候,說話像孩童,思想像孩童,推究 像孩童,既已成人,就把孩童的事廢掉了。”在今世,信徒乃是孩 童,有各種幼稚的恩賜。這裡的孩童,意思是未成熟的。推究像孩 童,原意是像孩童一樣推算事情。在來世,成熟的信徒要成人,一切 幼稚的恩賜,特別是最小的恩賜─說方言和繙方言,也就都要廢掉 了。然而,我們在今世就可藉着活出愛的生活,豫嘗來世。愛使我們 在生命裡成熟;恩賜使我們留在孩童時期。